返回

入侵美利坚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90章 参议员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变命运的机会,”

    报告中这样总结道,“有了电力和通讯,他们终于能够与外界联系,获取信息,甚至开始尝试小规模的农业生产。

    这些现代工业品的到来,不但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,更改变了政治格局。”

    参议员手中的报告并非来自官方渠道,而是由非洲当地媒体和一些所谓的“公益”组织提供的。

    报告中的内容详实而生动,仿佛一幅描绘非洲生活的画卷,缓缓展开在参议员的眼前。

    这些“疣猪”像是一群勤劳的工蜂,穿梭在蓝天与荒野之间,将现代文明的碎片洒向非洲那块被世界遗忘的土地。

    比如有数据记录了无人驾驶的“疣猪”在一天内不知疲倦地连续飞行十几个架次,将超过四吨的物资送往那些极度贫困的村庄。

    “这些物资大多是二手货,”报告中写道,“包括旧衣服、淘汰的家电、临期的药品,甚至连光伏电池板也是从回收站里翻新的。”

    尽管如此,这些物品对当地人来说却是无价之宝。

    村民们穿着印有“东大”字样的校服,脚上蹬着被回收的球鞋,手里握着早已被淘汰的直板手机,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

    村里人对这些工业品毫无抵抗力。他们迅速依附于中企派来的捐赠人员,甚至愿意为继续获得物资而服从命令。

    这种依赖感在贫困的土壤中迅速生根发芽,成为了一种无形的控制力,连当地政府都无法摆脱。

    “如果使用卡车运送同样数量的物资,”记者继续写道,“至少需要一周时间才能送达,而且还需要两名当地司机和四名志愿者。

    然而,司机在当地是稀缺且高档的职业,他们既难以雇佣,也不愿意冒险前往偏远地区。”

    相比之下,“疣猪”的效率令人惊叹。它们不需要休息,不需要工资,更不需要担心路途的危险。

    报告中还提到,如果皮姆地区能够建起一座光伏电站,“疣猪”就能以此为基地,向更远的地区扩展它们的飞行范围。

    “对在当地开矿的中企来说,这不过是笔微不足道的投资,却能换来坚实的安全屏障,将动乱的危险隔绝在外,以赚取更高的利润。”

    参议员放下报告,眉头紧锁。

    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中企在非洲的影响力,更让人意识到‘疣猪’这样的技术工具,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世界的格局。

    “这些飞行器,不仅仅是运输工具,”他低声自语道,“它们是改变的力量,是连接世界的桥梁。而我们,似乎已经落后了。”

    看到这份报告,参议员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。

    他早就让助手调查过米国同类产品的价格,结果令人沮丧——与“疣猪”相比,米国的产品价格几乎高出一个数量级。

    这种差距不仅仅是数字上的,更是市场竞争力的致命伤。

    更让他头疼的是,米国在赞比亚乃至亚非拉缺乏大规模的矿业投资,也就是缺少运用场景。

    偏偏这方面是‘东大’的强项。

    如果硬要把类似的产品送到非洲,那纯粹是“做慈善”,不仅无法带来任何实际利益,反而会让纳税人质疑这笔开支的合理性。

    然而,如果不采取行动,米国多年来通过“援助”在非洲建立的影响力将面临崩塌式的下滑。

    毕竟,在贫困和匮乏的环境中,“有奶便是娘”是再现实不过的生存法则。

    报告中还提到,“电力飞行”为了推广“疣猪”,采取了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商业模式——租赁服务。

    户无需购买昂贵的设备,也不需要组建复杂的运维团队,只需按需购买飞行服务即可。

    这种模式虽然极大推高了“电力飞行”的销售成本,却显著降低了户的使用门槛。

    对于非洲的矿业公司、地方政府甚至国际组织来说,这种“付费即用”的方式无疑是一种福音。

    “这种租赁服务一旦用上,就会成瘾,”报告中写道,“户会逐渐依赖‘疣猪’的高效和便捷,最终形成难以摆脱的依赖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有些人的统战价值,是因为他能搅局;有些人则随着手中筹码的增加而水涨船高。

    周青峰么,他当初收购“电力飞行”时,从未想过要用这家公司来抬高自己的身价。

    然而,当“疣猪”横空出世后,这家公司及其掌控者便成了无法忽视的存在。

    因为他现在既能搅局,手里筹码也多。

    与大多数企业家不同,周青峰的经营理念显得格外另类——他从不考虑如何赚钱,反而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把钱花出去。

    在外人眼里,这近乎“疯狂”的策略应该是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抢占市场,倒也无可厚非。

    但这招让“电力飞行”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。

    而这种发展,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升了周青峰的地位,甚至让人逐渐忽略了他“可能”存在的一些违法行为和深层危害。

第90章 参议员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